普洱半月遊 也作品茶人(五)
作者﹕高悠悠
茶做好,包裝又成了他考慮的問題,別人家的包裝他怎麼看怎麼粗糙,很不滿意。他覺得好的茶,應該方方面面都要完美。
最終,在猛海附近深山的村子中發現了大片的古茶樹,可以說是茶種優良,他當即訂了這些茶樹的收茶協議。有了茶樹,還要有優良的技工來製作茶,如果沒有合適的技工,那可能就會浪費這些茶。他四處尋找做茶的技工,終於找到一位已經在官方茶廠做過幾十年的老技工,願意幫他做茶。
茶做好,包裝又成了他考慮的問題,別人家的包裝他怎麼看怎麼粗糙,很不滿意。他覺得好的茶,應該方方面面都要完美。經過他的比較、挑選以及提意見,包裝的技工在選料和方法上也非常注意。
別人包裝用的竹葉大小不一,包裝鬆緊隨意,外觀看起來沒有一個標準,他用來包裝的竹葉一定是大小均勻,鬆緊適度,外觀看起來大體就像一個模子出來的一樣。說到這,他讓我看櫃檯上的幾個七子餅的包裝,裹的像木桶一樣,果然看起來非常精美。
談起懂茶的人,他也說了一個趣事。他有一位朋友,是上海人,也是個懂茶的人。這個朋友什麼也不做,一年幾乎半年在外跑著找茶,全國各地到處跑,哪裏深山哪裏鑽,各個名茶的產地都跑。半年下來,找到的茶並不多,也許每樣只有那麼一斤半斤的,樣樣珍品。
他的朋友回到上海之後,就開始電話召集那些富豪朋友們上門品茶,覺得好就買,開價都是十萬八萬的,那些富豪朋友們對他的茶是趨之若鶩,一天下來,幾杯茶喝下來,上百萬就賺到手了。然後他就休息,等待第二年的找茶之旅。
三品普洱茶,品的是文化
隨著品茶品味的升級,我要求也有點高了,在普洱市南面有家叫「龍園號」的小店,店主是個女的,她請我品了一種七十年代的普洱茶,價格遠超萬元,已經收藏三十多年,泡的茶顏色深紅晶瑩。說實話,雖然也很醇甘,但我喝起來總有種說不清的「老」味。
龍園號,是這個茶老闆代理的茶的名稱,為了讓我能更加感受到普洱茶的文化,這個老闆熱情的邀請我到茶廠看看,那個茶廠是生產她代理的「龍園號」品牌。出於能夠深入瞭解普洱茶文化,我非常樂意同老闆一起到茶廠看看。
找了個休息日的早晨,和老闆一起,我們一行四人,驅車深入邊區,直奔西雙版納猛海大渡崗。現在的時代,路況還算好,幾乎都是公路,下午一點鐘,我們準時來到這個廠子的接待大廳。
一進大廳,兩個約一米直徑,高達一點五米以上的大柱子讓我吃了一驚,原來那也是普洱茶壓制出來的,放眼接待大廳,發現廠子的倉庫和接待大廳是一起的。坐在大廳裏,環顧四周,都是各式各樣的普洱茶,除了常見的匾形、屏風形、這裏多了許多紀念章形、柱形等,似乎一個家庭大廳裏的裝飾品,幾乎都可以用普洱茶壓制成,看上去就像一個普洱茶構成的房子。
老闆介紹,這些普洱茶長久儲藏更有飲用價值。所以,買一個普洱茶作成的飾品,擺在大廳裏既當擺設又是將來的飲品,更彰顯主人的品味和文化底蘊,豈不是好。@*
留言列表